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宋耻

第十二节 西军太彪(3/4)

目录

军送去五十万两黄金和八百万两白银财物才过去了四天!大臣们就从坚定主和转向主战,皇帝就从惶惶不安变成信心十足,四天时间,战场形势绝不可能从随时可能灭国转向轻易就能取胜。可惜的是,此时距离种师道认为的开战时机,春分,只剩下八天了!种家军主力即将赶到,黄河正在涨水,金军随时会退。

结果失败了,该怪谁?

李慢侯还知道,这场失败,瞬间又将信心十足的宋钦宗变成了惶惶不安。立刻罢免了主战派李纲,然后派人去金军大营解释,说夜袭是姚仲平擅自开战,推卸责任。金军统帅认为李纲也应该负责,于是宋钦宗将李纲与姚仲平同时罢免。

金军接受了这个处置,第二日,金军继续派人来议和。

宋军夜袭金军大营,宋朝皇帝解释说是臣子擅自所为,罢免了臣子,金军统帅立刻就接受了这种解释,是他们被骗了吗?是他们愚蠢吗?是他们宽以待人吗?

显然不可能。只是因为形势使然,西军的精锐骑兵劫营失败,几乎全军覆没。但西军能打,不单单靠骑兵,步兵也很能打,只是机动性不足罢了。他们防守自己的军营,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连野外的军营都能守住,守开封这种坚城,金军还能怎么打?斡离不知道粘罕率领着跟他一样兵力的金国大军,久攻太原不下,因此斡离不围困开封以来,甚至都没真正攻打过城池。一直采取军事威慑,逼迫北宋朝廷给钱,结果这群蠢货一次次送来巨额金银,数目竟高达数千万两白银。按照目前金国的军事制度,足够他们一百年的军费开支。

所以只要北宋朝廷肯继续议和,继续给钱,斡离不才不可能真的去打开封,万一一进攻,让宋庭那些胆小懦弱的文官看到,竟然可以防守的住,金军就将失去对这些人的威慑,到时候钱也没了,城也得不到。

幸好北宋皇帝是宋钦宗这样的懦弱皇帝,朝臣是李邦彦这样的浪子宰相,一场战斗的结果,就将宋钦宗的胆子吓破,李邦彦派主和的声音再次大了起来,因为更多的大臣又改变了态度,转而支持和谈了。

由于主和派成为这次劫营失败最大的受益者,因此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,那就是姚仲平劫营之前,李邦彦等人已经向金军透露了消息。战斗过程也确实证明,针对姚仲平劫营,金军早有准备,当姚仲平的骑兵突入金营的时候,连续两座营寨都是空营,等姚仲平兵锋消钝,金军伏兵四起,埋伏了姚仲平部,这才导致了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,否则在金军毫无准备的偷袭情况下,即便金军的营寨设立合理,夜防制度完善,最多也是挡住偷袭,万万不可能反过来埋伏。

消息肯定是泄露了,是不是李邦彦泄露的不得而知,也无法证明。也许只是金兵自己探查到了情报,毕竟这是一只新兴的武装力量,各种军事素养正处于巅峰,将领作战经验丰富,士兵纪律性很强,比宋军更加优秀。

可是李邦彦等主和派泄露消息的说法流传很广,反应了一种人们普遍的心态,那就是这种事情,李邦彦等人是做得出来的,他们的政治道德和个人道德让他们可以做出这种事情,让他们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,可以出卖国家的利益。

西军将领姚仲平这次很彪的冒失举动,彻底改变了开封保卫战的格局。

从皇帝到大臣,再次转向主和,主战派代表李纲遭到弃用。

短短几天,朝臣态度再三颠倒,让种师道很生气,继续据理力争,反对议和,尤其反对割让北方三镇。

双方争执不下,但此时种师道已经孤掌难鸣,他毕竟只是一个武将,没有任何实权。文官内部虽然有主和主战之分,但在排挤武将上,却是团结的很。没有了李纲在背后支持,种师道的意见很难被接受。

于是主和再次开始,初四,派驸马曹晟出使金营。臧瑀、秦桧为割地使一同前往。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一滩鸥鹭记 少年杯酒意气长 左道江湖 我与神灵玩大富翁 诛仙世界里的消防员 曾经花开尽灿烂 兰芳帝国1795 诸天长生游 晴溪而至 帝皇的告死天使